校园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校园资讯 >> 正文

【人物】“华科男子天团”追忆喻园时光,读书时他们不少是学霸

作者:   来源:     发布日期:2017年06月01日   浏览:

他们是“华科男”,在喻园求学,他们和很多学子一样,也曾当过学霸,泡在图书馆、实验室,但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创新的荷尔蒙;走出校园,他们成为创新创业的弄潮儿,若干年后,他们有的已是投资界的领军人物,有的成为大型央企掌门人,有的是互联网行业新贵。

昨日,华科系500多位校友企业家齐聚武汉,参加“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”暨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届企业家论坛。这些校友企业家的总身价上万亿。这些大咖在大学校园期间的生活是怎样的,前日和昨日,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近这些企业家,了解他们背后的校园故事。

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巴能军——入学第二天饿着肚子爬喻家山

在昨日与会的众多企业家校友中,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巴能军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,在他身上,上演了一部从学费都没有着落的农村学生,到身家十亿的企业家的逆袭故事。

“我还记得当年入学时,我坐车到钟家村,然后学校用了辆解放牌卡车把我们接到了校园。”巴能军1983年考入华中工学院(华中科技大学前身),成为经济学院首届本科生。让他印象深刻的是,一进入大学,看到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,郁郁葱葱。“学长把我们接到学校已经晚上了,我还没吃饭,也不知道到哪儿去吃饭,就饿着肚子。”巴能军说,由于当时很兴奋,也不觉得饿。从小生活在潜江平原地带的他,没有见过山,一看到喻家山,就特别兴奋。第二天一大早,连饭都来不及吃,就兴奋地爬上了喻家山,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。

回首在华科读书的4年,巴能军说,大学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,也让自己更加自信。“如果说华科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,那就是教会了我自信。”毕业后,巴能军决定“白手创业”,他做过地产咨询,办过电子、医药、涂料类工厂,后来回到武汉投身教育产业,成立弘博集团。现在,他又把目光投向环保领域,成立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,专注污水处理。巴能军表示,希望能为武汉的“四水共治”贡献一份力。

武汉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——一家三代人与华科结缘

父亲在华科任教,自己和儿子在华科读过本科和研究生,武汉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一家三代人与华科大结缘。“武汉养育了我,华科大更有恩于我家三代人。”昨日,在华科企业家论坛上,杰出校友黄立深情地回忆说。

在黄立6岁时,因为父母工作调动,黄立随父母来到了武汉。初中二年级时,父亲入华科任教,黄立随之就读华科附中。大学7年,黄立爱好广泛,特别喜欢运动,成为系队多个运动项目的主力,入选过校排球队到外地打比赛。

有缘的是,多年之后,他的儿子也在华科修完本科和硕士。

1987年,黄立毕业后进入电力系统科研所工作,待遇很不错。1999年他辞职下海开始创业。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的红外热传像核心探测器,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长达几十年的封锁,被称为“中国红外芯”。他曾两次问鼎胡润百富榜湖北首富。

黄立说,回报武汉,回报母校最好的方式,就是用母校教他的为人之道和知识力量,服务于武汉、服务于社会,为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。

平安资管董事长万放——血液里都有华科梧桐的味道

此次论坛,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武汉签署了约140亿元的项目。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放表示,此次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与武汉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集团签署了约100亿的战略合作项目,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。另外还向东湖高新的一个高科技芯片项目投资约40亿元。

“53年前上帝把我扔进了华中科技大学,从托儿所开始一直在华科求学,最后我获得华科电信系学士、自控系的硕士,我的整个血液里都散发着华科法国梧桐的味道。”回忆起在武汉、在华科学习生活的经历,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放饱含深情。

万放是地道的武汉人,对华科和武汉非常有感情。此次回汉投资,有一定情怀的因素,但更多的是看好武汉的发展潜力。“一个城市要发展,需要人才、物流、资本三要素,武汉有独特的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,现在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。”万放说,此次回汉,他感受到了真诚二字,感受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发自内心的对人才的渴求。“比如我喜欢打网球,这次来武汉后,我向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提出想打一下网球,他们很快就帮我找到场地,让我酣畅淋漓地打了2个小时。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,武汉是非常重视我们企业家的。”

达闼科技CEO黄晓庆——专业课要啃英文教材受益匪浅

27日深夜抵达武汉,28日下午赶赴母校参加Dian团队15周年的活动,昨日与众多校友大咖一起参加企业家论坛,并发表主题演讲,这几天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的行程非常紧凑。

黄晓庆是华中科技大学(原华中工学院)1982届电信系毕业生,也是该校自费留美第一人。留学时,黄晓庆进入美国硅谷的UT斯达康,参与并见证了小灵通时代的辉煌。而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,他却选择留下身后的赫赫战功毅然回国。他成为国家“计划”首批特聘专家,后创立达闼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。

说起母校,黄晓庆心怀感恩。他说,当年在华科读书时,学校要求每个专业的专业课上必须要用英文教材,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。这让他后来在留学时受益良多。而这种开放创新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他,让他在创新的路上勇往直前。今年年初,达闼科技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1亿美元,由软银集团、富士康集团等共同投资。

“华科应像斯坦福一样,成为城市创新创业核心。校友之间应互相帮助,实现抱团创新及创业”。黄晓庆说。